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详情
焦点要闻:锂离子电池“不可一家独大”? 液流赛道概念走热 头部企业IPO冲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6-26 15:42:13

万亿级新型储能赛道一片火热,市场“竞逐”锂离子电池赛道同时,液流电池赛道也逐渐迎来市场紧密关注。

投融资市场作为风向标,今年以来,液流电池领域的大额融资不断披露,传递出行业“火热”信号。


【资料图】

如刚刚过去的“星辰新能”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金额近亿元;今年3月,锌铁液流电池制造商纬景储能宣布完成6亿元A轮融资;紧接着,全钒液流电池龙头大连融科又于4月份宣布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开始冲刺IPO……

此外,液流电池的产业化也正在迎来曙光。近日,上海电气宣布将在合肥基地新增1吉瓦时钒液流电池产能,星辰新能也宣布,全钒液流吉瓦级工厂一期300兆瓦产线将于8月投产,纬景储能此前表示,江苏盐城智能制造工厂单条产线产能将提高至1.2吉瓦时。

“我们预测,液流电池市场将在明年爆发,也就是装机量将突破1GWh。”液流储能科技总经理郑晓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则认为,在长时储能的场景下,液流电池的潜力是非常大,“今年会是液流电池产业转折的关键一年。”

储能业内人士指出,液流企业的的交换膜、电极材料、电解液材料三大环节占据液流电池材料成本“大头”,当下具备较大的投资潜力。

液流电池产业行至爆发前夜

2023年4月,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白皮书内容显示,从2000到2022年,新型储能装机市场中,液流电池路线占整个新型市场储能的比重仅为1.2%,而锂离子电池占比则高达94%。

不过,在长时储能需求爆发的刺激下,液流储能自身带有的“安全性”和方便扩容带来的“经济性”优势,相较于锂电池开始凸显,而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困扰着储能行业的发展。

赵天寿院士在公开场合表示,“锂离子电池本征就是用有机液态的易爆易燃电解质,把液态电解质变为固态电解质是目前全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这是安全隐患的重要问题。”

郑晓昊进一步指出,锂离子电池运行过程中还容易发生短路带来“热失控”问题,向来容易发生起火、爆炸。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十年发生约 36 起电化学储能爆炸事故。其中三元锂电池共发生26起,占事故总数的 72%。

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巨大调峰需求下,相关政策对长时储能的要求也将不断延伸,意味着液流电池迎接巨大发展机遇。

“特别要强调的是,长时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我们是一个最大的缺口。在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占比非常低的情况下,我们用火电来应对调配的需求,但是未来如果是光电和风电的占比达到70%以上的时候,这种调比和工序的调配必须通过长时储能来实现。”赵天寿称。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新能源配储最佳时长在4~10小时。截至2023年2月,甘肃、福建、湖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安徽在各自所颁布的新能源配储相关政策中,已经明确要求电源侧配储的调峰时长超过4个小时。

然而,在长时储能的使用场景下,锂离子电池当下的低成本优势却变为了劣势。

业内人士认为,锂离子电池提供功率与贮存能量的装置绑定在一起,在不提升功率、仅提升容量的情况下,电池成本等比例增加,4小时储能系统的电池成本是1小时储能系统的4倍。随着应用时间延长,锂离子电池内部材料的“相变”难题也将成为制约。

“全钒液流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都是液态的水系电解液,通过膜材料将两种液态材料隔开,从而避免了传统电池中因为易燃材料的使用而带来的热失控和安全隐患。”川财证券分析师孙灿表示。

在扩展性方面,赵天寿认为,由于能量和功率各自的解耦和独立性,使电池特别容易扩展,扩展非常简单,要能量就调整罐子,要功率就调整电池本身的数目以及电池发电的面积。更加直白地说,理论上,液流电池要想增加能量容量,理论上,只需加个罐子,再往罐子里增加电解液就可以了。

正是由于安全性、长时储能需求现实考量,学界、产业界流行观点认为,储能需求被锂离子电池一家独占的市场格局已受撼动,液流储能则有望成为继锂电之后第二个爆发的技术路线。

郑晓昊认为,目前,市场最成熟的全钒液流电池路线,全生命周期下的度电成本已与可与锂离子电池路线一较高下。

他强调,“基于全钒液流电池15年生命周期的条件,目前,全钒液流电池的lcoe度电成本(平准化度电成本)在0.4元/kwh左右,略高于锂电的0.35-0.4元/kWh,但如果未来电网调度的容量增加,全钒液流电池的度电成本有望优于锂电。”

头部企业IPO冲浪

目前,液流电池距离GWh装机已为时不远,在此背景下,液流电池先发企业纷纷开启了IPO之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掌握的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不包含锂电池技术在内的新型储能技术规模的投资行为共计17起,其中,液流电池占到8笔。

进入2023年,液流电池赛道更是迎来了投融资的高峰。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日,“星辰新能”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金额近亿元。

今年4月,大连融科宣布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

此外,纬景储能在今年3月达成了6亿元A轮融资,大锌能源今年3月完成Pre-A轮融资,新润新材料今年1月,完成C轮融资。

据不完全统计,上述液流电池赛道企业,今年上半年吸纳的资金已接近20亿元,融资总额2022年全年。

目前,距离资本市场最近的当属大连融科,该公司已提交了IPO申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的储能板块,伟力得和国润储能都计划在25-26年递交IPO材料。

资讯

更多>